自杀事件频繁 其中有一半患有抑郁
深圳报业发行物流公司总经理张敬武,因患严重抑郁症,于5月8日凌晨不幸离世,享年47岁。(5月9日深圳晚报)
不知道这是不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一种必然。近来发生自杀的都是媒体中人。如5月4日下午,杭州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徐行自杀离世,年仅35岁。据透露,自杀原因疑系抑郁症。据了解,徐行系都市快报的创始团队成员,现在是新媒体项目领军人,分管新媒体部主要做移动端的新闻,包括微信、微博、APP等。
作为晶报编委、深圳报业集团和晶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功臣”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留给他的亲人、朋友、同事是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他的英年早逝,让人心痛。其实盘点一下近些年来的自杀事件,不仅仅是媒体中人,几乎各个行业都有,只不过在某些行业比较突出。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还有约200万人自杀未遂。死于自杀的人中,约一半患有抑郁症。
他们为什么自杀,可能有各种原因。如绝望灰心,因身患重病无望而自杀;因信仰破灭、悲观厌世而自杀。如冲动自杀,由一念之差赌气冲动而自杀。如解脱痛苦自杀。如示威自杀,通过自杀向对立面示威等等。
自杀前是有预兆 忽视信号会导致自杀行为实际发生
但是无论那一种自杀,很多都有预兆的。很多自杀者在自杀前都有激烈的心理斗争过程,真正果断想死就死的人极少,犹豫不决者居多,如果能够即时拨通中西结合精神心理防治中心主诊医生或者知心朋友、亲人的电话求助,绝大多数人当次能放弃自杀。据国外统计,七成人在自杀身亡前曾向心理医生求助,绝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之前或多或少会表现出警告信号,如果忽略这些信号,或者对自杀者微弱的呼救不闻不问,就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实际发生。
但是作为周围的人,有多少人会刻意注意这样的信号。作为政府部门,有多少重视这样的信号。有多少地方建立这样的热线,让有自杀想法的人打通这样的热线,寻求救助。我们有多少机构,帮助这些自杀的人消除自杀的想法。
生命只有一次 建立抑郁自杀干预热线迫在眉睫
生命只有一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世界卫生组织已特别指出,不是所有自杀都能预防,但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而这正是我们可以做的。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的自杀干预机制还很不健全。有统计显示,在导致自杀死亡的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中,86%从来没有因心理问题接受过任何治疗。造成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是民众对这类疾病缺乏认识,讳病忌医,更重要的是缺乏相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大多数,85%的精神卫生服务是由综合医院的内科医生和其他非中西结合精神心理防治中心的专科医生提供的。
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启动抑郁自杀干预热线 24小时全线开通:171-5151-2112
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作为华中精神疑难病诊疗中心,正式启动抑郁症自杀危机干预热线:0371-63822299。您或者家人朋友有相关绝望心理、自杀倾向等,都可以拨打电话。我们会有专业的医生为您普及防范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建立自杀行为干预和抢救系统等。除了电话干预热线,在金水中医院官网,您可以随时咨询在线医师或医助。关爱生命,关爱抑郁患者!
“自杀,一个都太多。”但愿以后这样的自杀能少些、再少些,而这需要政府的努力,全社会的参与。
温馨提示:为提升本院服务水平,郑州精神科医院特开设免费电话咨询服务
您有任何问题,不想打字、网上在线咨询不方便,只需输入您的号码,医院专家会在10秒内给您回电。直接对话专家——一对一沟通病情、咨询费用、问诊技术、专家会诊更方便,该通话全程免费,保护患者隐私,请放心接听!
上一篇:优化看病流程 让患者少些折腾 下一篇:精神卫生防治工程介绍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